
信徒们一心一意,没有人说个人所有的财物是自己的,都归公用。宗徒们以大能力,为主耶稣的复活作证,大受众人的爱戴。他们中间,没有一个贫乏的人,因为那些有田地和房屋的都卖了,然后把得到的钱拿来,交给宗徒,照每人的需要而分配。有一个人名叫若瑟,宗徒称他为巴尔纳伯,意思就是“安慰之子”,他是肋未人,生在塞浦路斯岛。他卖了田地以后,也把钱拿来,交给宗徒。(宗4:32-37)
初期教会的特征:相亲相爱的一家人,共同富裕,财物共享。他们拥有圣神的神恩,宗徒们显大奇迹,为主耶稣作证,传扬福音。巴尔纳伯,是个富有的教友,变卖家财,交给宗徒(奉献给教会),被称为“安慰之子”。他被派往安提约基亚去传福音,“因为他是好人,充满圣神和信德,如此有许多人归附了主。”(宗11:24)
梵二后,教会有些新兴的教友团体就是在实践初期教会的模式:相亲相爱,亲如一家,互通财富。有结婚圣召的家庭,多生孩子,生下的孩子,团体基金一起供养这些孩子们成长。多鼓励圣召:成为司铎、修女,或传教家庭,3~5个家庭被派出去新地区,去传福音。不结婚的成员以资金和服务,扶助这些传教家庭。
针对当代中国社会青年不愿意结婚、晚婚晚育、丁克家庭,整个社会老龄化严重的情况,这样的教友团体是教会未来的希望。例如,截止2023年,浙江省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20%,浙江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(联合国的传统标准: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%,新标准:65岁老人7%)。
教会一个很重要的倡议是:积极鼓励教友多生孩子,向生育持开放态度。其实,国家也在积极采取措施。例如,教育费用调下来(许多幼儿园私办转公办,房产价格软着落)。教会在这方面需要积极响应,努力再努力,鼓励适龄夫妇多生孩子。并组织更多的教友善会团体,扶助多子女家庭。孩子就是社会的未来,也是教会的未来。我们教友家庭多生孩子,教会在社会中的占比就会提高。教友家庭多生孩子,也会给社会带来新希望。
主耶稣,你最喜欢孩子们,求祢赐教友家庭多子多福!鼓励更多的教友家庭,多生孩子,善养孩子。努力营造圣善的家庭氛围,夫妻和睦,父慈子孝。阿门。